2021年6月4日 星期五

佛教故事:積善轉報

佛教故事:積善轉報

佛教故事:積善轉報

  過去,在一座佛寺前的市集上,有一些做生意的攤子,其中有一攤是殺豬賣肉的,這位屠夫每天在市場賣豬肉,看到許多人進入寺內,出來的時候都是滿面笑容,覺得很奇怪。

  有一天,他在好奇心的驅使下,也跟隨眾人進入寺院。

  原來是寺廟裡的師父在講佛教故事,由於他從來不曾聽過因果故事,第一次聽到不免覺得很有趣味,從此以後每當生意做完,他就進去寺內聽師父說故事。

  因果故事聽多了,他漸漸明白「善業善報,惡業惡報」的道理,於是對自己殺豬這件事感到內心不安,最後便不敢再殺豬了。他不殺豬以後,因無肉可賣,無法作生意,不知如何是好?只得去請示師父。

  師父知道他學佛的因緣快成熟了,為了教化他,就拿給他一盒蒺藜種子,叫他回去種植。布種的方法是分兩區,一行一行的播種,其中一區不必灌溉,另外一區要天天澆水,而且這兩區的每一行路每天都要走一遍。師父只教他這樣做,也沒對他說明是什麼原因?

  屠夫因為相信師父,回去後就真的依照師父說的方法下種,每天一區澆水,一區不澆,兩區的每一行路都走過一遍。經過幾天後,有澆水的這一區開始發芽了,沒澆水的那一區卻依然沒有動靜。再經過一段時間,澆水的這區長得很快,又很茂盛,但是因為所種的蒺藜是一種有刺的植物,所以慢慢地他就感覺在走這區的時候,常常會被刺到,而另外那區因為沒有澆水,雖然也有發芽,但是長得很慢,所以走起來就不覺得怎樣。又經過一段時間,沒有澆水的那區走起來,依然是很自如,但是有澆水的這區已經無法走了,因為太過於刺人,所以只能夠用跳的方式經過。

佛教故事:積善轉報

  有一天,師父問他說:「讓你種的東西,現在變成怎麼樣了?」

  屠夫就將情形一五一十的向師父報告。

  師父聽了,笑著對他說:「這就是一種體驗,有澆水的這一區,因為天天灌溉,幫助生長,所以就長得快,早結果,會刺人。好比你天天殺豬造殺業,所以就有機會讓惡業種子早日成熟,早受惡果。那一區沒澆水的,就比喻是一個人雖然也種了惡因,但是只要暫時不讓它有助緣,知道趕快學習佛法,布施、持戒行功立德,以後縱然有果報,也會相對轉輕。所以,你應該趁早信佛學佛,好生修行,以免將來惡果現前,那就太晚了。」

  「積善之家,必有餘慶;積不善之家,必有餘殃。」善惡決定有報,一切眾生所有的果報,必然是由於業力所招感,有某種的業因,就會招感某類的果報,為善得樂,作惡受苦,這是世間的正見,也是正確的因果觀。一個人不斷的造作小小的惡業,漸漸就會積成大惡;反過來說,雖然只是小小的善業,如果自己能時時生起歡喜心,小善漸漸也會成為大善。

  佛經中說:「不思議業力,雖遠必相牽,果報成熟時,求避終難脫。」

  我們不要以為造業,眼前沒有受報,就對善惡業報發生疑惑,一個人只要造下業因,緣熟必然感果,今生不受報,來生不受報,就是千千萬萬生,業力照樣存在,只要因緣會遇,還是要受報的,而且依自己的業力,來決定自己的果報,依佛法來說就是「自作自受」。雖然因果不昧,但大修行者得證菩提,不畏因果,還果償報,猶如兒戲,無有痛苦。

  佛菩薩見到眾生受苦,雖然有代眾生受苦的悲心,但只能教導眾生如何滅苦的方法,眾生還得靠自己去修持,若是自己不能離惡積善,不能努力改變不正的心境或行為,任何人是無法代替受苦的。如果自己能了知因果,精進修行,發菩提心,利益眾生,突破障礙,慢慢變好、轉好,這就是受到佛菩薩真正的加持。

  有些眾生不明因果,錯誤的以為拜佛求神,就能得到庇祐而消除業障,這是迷信。須知眾生無始以來長處輪迴,為因果所縛,心隨業轉,隨業報果,此唯有學佛修行從因入果,積善離惡,將凡夫行為修正而符合佛陀所立之行條,方能轉換因果,善因先熟,福報增長,而令惡業無位顯報,推之於後。所以,我們對因果業報要有正確的見解,時時遠離惡行,行持善業,好好珍惜此生,依法修行,使自己的前途更加光明。

佛教故事:積善轉報

本文連結:佛教故事:積善轉報

延伸閱讀:用善心轉化逆緣

學佛新生活https://buddhismlearning.com/

#學佛新生活 #佛教故事 #蒺藜 #因果故事 #積善轉報


不含病毒。www.avast.com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